News
女主播日常:戴假發,馬桶前配音,吸氧直播…… | 2023-02-21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FKJ3CVTO0537MP7J.html"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小左 最近央視新聞主播李梓萌的口誤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8月3日,李梓萌播報「北斗信息系統」時,誤念成「北斗姓桶」。因為央視流傳著說錯一個字扣200元的傳說,網友忍不住調侃:李梓萌這次口誤,要讓她負債上班了。其實,作為新聞聯播的主播,每天工作時的一言一行是暴露在全國人面前的——小到一個表情,大到一次低頭念稿,都會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他們的形象,也伴隨著一次次新聞的播出,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國臉”。在人們心中,他們是零失誤,高標準的代名詞。也是嚴肅、端莊的形象代表。他們工作光鮮,接觸的人事物各個高大上,他們還帶著幾分神秘…… 但是,真實情況只是這樣而已嗎?我們先從李梓萌戴了14年的假發套說起,講講新聞主播背后的故事……01 2006年,李梓萌第一次坐在新聞聯播主播席時, 才剛剛29歲。 和我們印象中的年輕主持人一樣, 李梓萌漂亮窈窕,打扮時尚。 可是作為新聞聯播的主播出鏡時,漂亮是遠遠不夠的。人們希望看到的是端莊大氣,是沉穩干練。可以說,坐在那個位置上,需要更出挑的氣質,因為你是要成為“國臉”的人。但是29歲的李梓萌當時還稍顯稚嫩,為了更貼近成熟穩重的形象,李梓萌戴上了假發。 后來,這樣14年過去,李梓萌坐穩了新聞聯播主持人的位置,而帶著假發的端莊形象也成為了觀眾口中的最美“國臉”。收獲伴隨著失去。雖然做的是臺前的工作,也很受大家喜歡,但是很少人知道李梓萌摘下假發,其實還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孩。 2017年時,李梓萌的朋友說,因為一直以來的形象,人人誤以為李梓萌很難接近,這讓李梓萌的戀愛都成了困難。“以為她很刻板,沒人追她。” 其實何止是假發后隱藏的真實樣子呢,我們更習慣的是身為主播的他們,一年365天0失誤,將自己放在新聞之后。因為他們太過完美地履行著自己的工作,以至于我們時常忘記:新聞聯播的主持人也是普通人,他們能夠坐在這里,只是因為他們努力成為普通人中更優秀的那一個。02 我們看到的新聞主播, 尤其是央視新聞的主播, 幾乎很少出錯, 而他們念出一個字的讀音, 也會被當做最為標準的讀法。 而這樣的高度準確, 當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因為眾所周知,很多時候我們日常用語的讀法 其實和標準讀法相差很遠。 加上很多生僻字,生僻詞, 和多音字詞,在新聞中會時不時出現, 可以說「不出錯」簡直是地獄級別的難度。 而為了做到這一點, 為了讓全國觀眾能夠聽到的是最標準的“普通話”, 每個主播的化妝鏡上, 都像學生時代背單詞的我們一樣, 貼著一張張字詞讀音。 李梓萌說,這是對主播的要求之一。 “新聞業務之外,我們的每一個讀音也非常重要, 所以我們平時都會加強學習,隨時隨地。” 被稱為“行走的新華字典”的康輝,鏡子上也有同款讀音表。果然任何不普通的技能,都非一日之功。 他們不是電腦程序,更不是AI機器人,不是不會錯,而是用臺下100倍的努力讓自己減少出錯的幾率。有人喜歡把新聞主播的口誤做成集錦,但你反過來想想,一年365天的新聞,他們每個人都播報了超過10年,而他們的失誤是一個可以數的出來的“集錦”,每一個失誤都足以讓人驚訝時,正意味著他們在這十幾年里確實失誤極少。03 李梓萌曾經有一次「低頭讀稿」直接上了熱搜第一位, 一打開,都是觀眾在夸她。 原來是一次直播開始前幾秒鐘, 導播突然塞給李梓萌一份讀完需6分鐘的稿件, “今天頭條播這個。” 這屬于特別緊急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 當天要播的稿件都會提前30分鐘左右給到主播, 主播可以對于內容有個了解。 另外現場的提詞器也會同步為主播提詞。 但是當天的情況甚至來不及準備提詞器, 李梓萌就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 0差錯讀完了這份3頁長的稿件。 有人夸贊李梓萌業務能力精湛, 李梓萌卻十分謙虛: “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都有這樣的應變能力。” 確實,這樣的“救場”“臨時稿件” 幾乎每一個新聞主播都遇到過。 能夠全員滿分應變, 和他們平時日積月累的學習分不開。 即使已經有超過十年的新聞聯播主持經驗, 李梓萌沒有絲毫自負和驕傲。 還是會和學校的學生一樣, 拿到稿件的第一時間, 在上面做筆記,以便于播報。 康輝曾經在節目中談到, 人們以為自己已經熟練游刃有余, 經常有人對他說, “你做這個已經很輕松了吧。” 康輝直言,“我每一次都很緊張, 即使只是一個普通的會議主持, 我也會在下面做很多功課。” 康輝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著一個工作流程: 19:00的新聞,晚上6:20,瀏覽即將直播的新聞,通讀一遍熟悉稿件。6:30和搭檔進入直播間,稍作練習和排練。開播5分鐘前,進行最后的內容確認,避免一絲疏漏。 之前康輝做主持人大賽的評委, 撒貝寧是主持人。 撒貝寧說,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 「能有一天來得比康輝早。」 “無論我多早來到化妝間, 康輝永遠已經在那里, 桌子上擺著一大堆材料,他在做案頭工作。” 就是這樣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 數十年如一日對工作保持熱情和專注的態度, 才有了我們看到的精準、嚴謹的播報。 04 這樣的專業、敬業不僅在鏡頭前,更在鏡頭之后。對于新聞主播的工作人們常常有這樣的誤解:這個工作十分光鮮亮麗。其實在觀眾面前的光鮮,只是他們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一次康輝去采訪一個高級別的國際會議,鏡頭前,他是西裝革履,一絲不茍的國臉主播。鏡頭外,他的工作環境是和所有工作人員一起擠在酒店的房間里。 遇到新聞需要馬上配音, 沒有專業的錄音室,只能在酒店完成。 但是往往當下的環境不能滿足配音的環境, 有雜音,有干擾,怎么辦? 康輝展示了他的“配音工作室”: 幾個酒店枕頭,一支話筒, 這就是他的臨時工作室。 李梓萌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當時需要馬上配音。” “但是一直有雜音。” “我試著躲進衣柜錄制,也不行。” “后來發現廁所隔音好, 我們就把所有設備放在馬桶上, 我跪在馬桶前完成的。” 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的主持人剛強, 為了保證錄制效果, 把自己蒙在被子里為新聞配音。 到埃及, 在大巴車里完成工作。 用剛強的話說,他們是要 克服一切條件完成工作。 05 去年國慶閱兵直播, 負責現場直播的主持人之一鄒韻 為了保證隨時啟動工作, 她和同事夜里只能在工作區的凳子上坐著睡一會。 但不管多累, 站在鏡頭前她依舊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觀眾。 央視主持人康輝與海霞解說國慶閱兵, 我們看到他們的工作是這樣的。 其實真實情況是, 由于工作量非常非常之大, 兩位主持人不得不在工作間隙抓緊時間吸氧, 以防止瞬間暈倒。 這些主播其實心中都有一個默契:新聞高于一切,工作高于自己。不久前在央視主持人大賽表現亮眼的鄒韻雖然年紀不大,也已經有了和前輩們一樣的覺悟:「記者總是跑在新聞的現場,把重要的新聞傳遞給觀眾。體力上的風吹日曬、熬夜都已經不算什麼了,新聞有時效性,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在高壓情況下有條不紊地做新聞。」 十幾年間,他們會因為一個口誤被全民討論。 也會因為一次優秀的播報而獲得所有人的掌聲, 聚光燈下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而他們唯有不斷敦促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但沒有什麼優秀可以一蹴而就。每一次驚艷眾人之前,都要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不斷的堅持,復盤,精進,全身心投入。也沒有一份工作,只有光鮮,沒有艱辛。一聲“國臉”、一聲“行走的新華字典”背后,多得是我們不知道的熱愛、堅持,和不為人知的心酸。 我們艷羨他們臺前的光鮮,欽佩他們工作上的優秀, 但一定不要忘記,最該被關注的是他們臺下的苦功。 參考內容: 《春妮的周末時光》嘉賓:李梓萌剛強 《魯豫有約》嘉賓:康輝 《康輝VLOG》 關鍵字標籤:台南假髮店選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