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首頁 News
心臟上搭起“立交橋” 中德日美專家在廈合作完成微創手術 | 2021-04-21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xm.fjsen.com/2019-11/20/content_30064409_0.htm" 廈心心外科團隊與德國專家完成福建省首例全胸腔鏡下房顫射頻消融術(廈心供圖)東南網11月19日訊(本網記者盧超穎通訊員劉云芳)通過僅7厘米的小切口,在不停跳動的心臟上,一次性搭起三根血管“立交橋”。上周末,中國、德國、日本、美國四國心臟外科專家齊聚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攜手在2019年中國微創心血管外科大會(CMC)上,獻上兩臺精彩的微創手術直播演示,均為我省首例,獲得國內外參會專家們的一致好評。7厘米切口在心臟上搭起“立交橋”“我以為只是年齡大了體力下降,也沒往心臟病上去想。”55歲的陳大叔在半年前,開始出現活動后胸悶氣促,得休息幾分鐘才能緩解,但他一直沒放在心上,直到越來越喘不上氣了,才被家人勸到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顯示“左主干+三支血管病變”,其心臟的三條重要大血管都有80%以上堵塞。“這意味著,陳大叔向全身輸送血液的大通道基本被堵死了,如不及時手術,不僅生活質量極低,更隨時可能猝死。”廈心心外科主任吳錫階介紹,以往對多支血管病變的患者,多采用開胸搭橋手術。吳錫階解釋說,就是從胸骨正中打開約20厘米的切口,在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重新建立一條血管通道,像立交橋一樣讓血液繞過狹窄部位,患者手術創傷大,術后恢復慢。對開胸手術的恐懼,讓陳大叔顧慮重重,一度想要放棄治療,卻又苦于氣喘胸悶的折磨。恰逢中國微創心血管外科大會舉辦,眾多國際心血管外科微創界專家將來廈參會交流,經過全面評估,廈心心外科團隊與日本Toshihisa教授決定為其進行微創多支冠脈搭橋術。廈心心外科團隊與日本專家完成福建省首例微創多支冠脈搭橋術(廈心供圖)心外科手術就是“開胸劈骨”?過半可微創完成術中,中日專家在患者左側胸口切開一個7厘米長的小口,并截取了乳動脈和腿部的大隱靜脈作為“血管橋”,依次與病變的冠狀動脈遠端連接,在心臟不停跳下完成血管吻合。由于切口小,手術視野窄,心臟又不停跳動,不僅要求醫生必須又快又準地完成縫合,也對手術團隊的協作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僅4個小時后,3根橋血管就成功“搭建”起來,讓血液重新恢復了正常流動,在減少患者創傷同時,達到了與開胸冠脈搭橋術一樣的臨床效果。小切口就能搭多支橋,這一心臟外科領域的高精尖技術,打破了冠心病多支病變無法用微創手術治療的局面,目前全國開展該技術的醫院極少。此次另一例由廈心心外科團隊與德國專家開展的全胸腔鏡下房顫射頻消融術,同樣為省內首例,僅憑借胸壁上三個“鑰匙孔”大小的切口,就徹底解決了困擾患者多年的房顫,是心內科導管式射頻消融術的有力補充。心外科主任吳錫階表示,“提到外科手術,尤其是心臟外科,老百姓大多還是開胸劈骨的印象。其實,外科手術越來越朝微創發展,目前在廈心,有超過一半的心外科手術可通過微創手段完成。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置換術等過去傳統觀念里需要開胸的手術,已發展到微創小切口甚至一個針眼就能解決,極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關鍵字標籤:縮胸 |
|